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05 17:52:3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大多数皇帝对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持( ?)
A.限制态度
B.支持态度
C.放任态度
D.带头兼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B.玉米、甘薯等大量外来农作物引进的结果  
C.劳动力增多使土地得到开发  
D.《农政全书 》中先进经验推广使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民”勤本业是本题的题眼,材料的主题意思是说:“民”勤,农业丰收,数郡忘饥。宋代北方战乱,劳动力南迁,南方的劳动力增多使土地得到开发,使农业丰收,数郡忘饥。A.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和材料无关。B.“玉米、甘薯等大量外来农作物引进的结果”是在明代。D也在明代,时间和材料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这就是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
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按性别分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 ]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分)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1)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之一,有着悠久的农业经济文明,据此回答:
①黄梅戏“董永与七仙女”“男女耕织”的剧情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什么?(2分)
②土地兼并现象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开明的政治家为此进行了一些改革,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原因何在?(2分)
(2)古代中国手工业品工艺精湛,世界闻名。
①请列举古代中国三大著名的手工业行业。(3分)
②西汉时期国家对手工业的管理制度是什么?(2分)有何弊端?(2分)
(3)中国古代的商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不断繁荣,随着商业的繁荣,古代历朝都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①汉朝五都指哪五都?(5分)
②作为扬州人,你了解哪些古代赞美扬州经济地位的语句(至少举两例)?(2分)扬州繁华的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分)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2分)
(2)
①纺织业(或丝织业),冶铸业,陶瓷业(3分)
②工官制度和匠户制度。(2分)弊端:“工官”制度使技术的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新技术难以广泛推行;“匠户”制度使工匠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受到限制。(2分)
(3)
①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5分)
②语句:“扬一益二”、“雄富冠天下”、“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等。(2分)理由:a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江淮之都。b经济政策倾斜,重心南移。(其它言之有理亦可)(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1)问,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即可。
第(2)问,结合手工业发展的史实即可得出答案。它的弊端依据材料信息回答,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结合商业发展的史实即可得出答案。扬州繁荣的原因主要从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等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