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11-05 17:50: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是下列哪位思想家提出来的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2、判断题  明朝晚期历史学家谈迁的《北游录》讲到一个叫丁宾的人,进士及第后,官至尚书。有人对他讲,你现在可以看点古文了。他问该看点什么呢?那人说:无非就是韩柳欧苏。丁宾问:韩柳欧苏是几个人?后来有人跟他讲二十二史;他说一个人怎么写那么多东西?对此材料正确的理解是
A.唐宋散文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
B.作者讽刺官场腐败
C.讥讽读书人只知经义不知史书
D.表达谈迁科举考试后失落的心情



3、判断题  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4、判断题  明朝的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而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这两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B.都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C.前者进步,后者反动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5、判断题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A.董仲舒《春秋繁露》
B.顾炎武《日知录》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