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时间:2017-11-05 17:48: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永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推向”,下述思想明显与其不同的是
A.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
B.《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C.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蠢”之一
D.《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商业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使人们摆脱贫困,还会导致人的私欲的膨胀,强调商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而B项侧重的是商业在人们摆脱贫困中的作用大于农业和工业,强调商业的积极作用,素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包括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的独裁统治②使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③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④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有人说,中世纪的“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但后来的人们已经拥有了“直拨上帝的‘热线’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天主教会被打倒
B.人们不再信仰上帝
C.上帝已经不再是人们膜拜的对象
D.出现了因信称义的宗教主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教会的权威被否定;结合所学知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人人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和对话,从而否定了教皇的权威,肯定了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故选D。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特征是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进而抒发作者的情感。这说明
A.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反对宗教
B.宗教题材丰富且能展现人性的美
C.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无法彻底摆脱宗教的影响
D.没有宗教就没有文艺复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来看,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通过宗教题材来展现人性的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时期,当时的资产阶级力量尚不够壮大,只能借助宗教的题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6分)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现意见。所以普罗塔哥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
材料三?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一直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对他们来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
——[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的契合的涵义是什么?简述14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10分)


参考答案:
(1)贡献:阐述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或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分)
意义: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4分)
(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4分)
尊崇理性;创立逻辑学(或“三段论”)。(4分)
(3)理智与精神的协调。(4分)
斗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高扬“理性”旗帜,把人们从封建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同时,浪漫主义思潮,为人文精神增加情感、个性、尊重自然和宽容心态等内容,把人从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6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现意见”、材料二中的“”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可以看出二者都阐述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智者学派及苏格拉底的思想的影响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可得出二者的共同点是: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亚里士多德尊崇理性,创立逻辑学(或“三段论”)。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可以看出“画框”指的是理智与精神的协调。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14——19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欧洲进行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场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高扬“理性”旗帜,把人们从封建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在启蒙运动后期,浪漫主义思潮兴起,为人文精神增加情感、个性、尊重自然和宽容心态等内容,把人从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