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47:00
1、判断题 有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提出此观点的是(?)
A.林则徐、魏源等人
B.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D.慈禧、光绪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体西用”很明显属于洋务派的观点,选项中属于洋务派代表的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nbs p;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的奏折中说“各学校共有中国学生一千三
百余人,其中学文科者一千一百余人”说明先进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仅学习西方的科技不能救中国,开始转
向社会科学领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BCD与时代特征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眼“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变法实现民权自由,但却反对革命可知其为维新派代表。故选B。AC项主张革命,D项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护封建统治。因此ACD均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维新派主张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引进民主制度,在中国倡导民权。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维新变法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早期维新思想认为:“欲张国势,……莫要于设议院。”“能通上下之情,则地有余地,民有余力,闾闾自饶,盖藏库无虞匮乏矣。”“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学习西方议会制度?②将近代西方制度与中国传统制度结合
③提出了制定宪法的要求?④通过改革政治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以下与此学风转型相对应的一项是?
[? ]
A.经世致用—训诂学——中体西用?
B.程朱理学—考据学——洋务运动
C.陆王心学—基督学——戊戌变法?
D.乾嘉学派—金石学——清末新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