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11-05 17:43: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 “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婆婆”。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
A.农耕生活
B.传统观念
C.儒家思想
D.自然现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本思想。自古以来,中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农本思想深入人心,由此形成一系列与农有关的思想,正如题干所描述的那样。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农本思想·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发明本心”,强调人的主体作用;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也是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所以本题选A,B中国没有教权的束缚;C王阳明是对正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王阳明心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不能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  )
A.理学悖离“五经”原旨
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
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
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做出正确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顾炎武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A只是反应他前一句话“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B与作者意思相反;D不是作者的本意,故ABD三项均排除;作者是批判宋明理学的,在对待儒学这一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批判继承,C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黄宗羲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以下符合黄宗羲观点的一项是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家,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材料中黄宗羲认为“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君主专制导致天下不宁,“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显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史记.儒林列传》载:汉武帝时,“及窦太后崩……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B.教育为儒学所垄断
C.儒学家参政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D.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西汉设立了太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