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05 17:40: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37分)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材料二?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材料三?“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材料四?“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
请回答:
(1)在16—17世纪,英国推动自身崛起的文化成就有哪些?(9分)
(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 (17分)
(3)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且“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结合该国史实加以说明。(7分)
(4)当今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请依据所学知识对此进行简要评价。(4分)


参考答案:
(1)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洛克倡导民主思想、牛顿进行科学探索。(9分)
(2)贡献: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9分)
共同特征:顺应经济发展要求,尊重经济规律。(4分)
共同作用:促使创新国家的崛起,促进人类文明演进。(4分)
(3)国家:苏联。(1分)建立世界秩序方面:组建华沙条约组织、展开苏美争霸。(4分)
最后结果方面:苏联解体。(2分)
(4)历史上一些国家的崛起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侵略掠夺的基础之上的,崛起之后,又为谋求相应的政治地位,不惜发动战争,造成世界局势动荡,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2分)
中国坚持和平崛起,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不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中国崛起之后,也不会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相反,中国的崛起会增强世界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力量。(2分)


本题解析:
(1)考查了英国16—17世纪的思想文化的成就,结合教材知识,主要有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洛克倡导民主思想、牛顿进行科学探索。
(2)根据材料“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即可概括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是尊重经济规律,共同作用主要从本国和人类文明的角度说明。
(3)根据苏联的历史特征,20世纪后期苏联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且“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因为组建华沙条约组织、展开苏美争霸,结果导致苏联解体。评价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主要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角度具体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重新恢复的真理的精神实质是
[? ]
A.专制主义
B.自由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文艺复兴“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能说明此观点的有
①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望 ②鼓吹思想自由 ③揭露金钱至上的罪恶 ④强调个体精神的觉醒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知和再现能力。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完整的人性,①②④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前5世纪中叶、 15世纪、 18世纪
B.希腊、意大利、法国
C.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D.“人文主义之父”、 “人是万物的尺度”、 “君主立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普罗塔格拉为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此拉克为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伏尔泰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君主立宪,因此D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加尔文宗教改革中主张体现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这一意识形态的是 (?)
A.主张政教合一
B.主张共和制的长老制
C.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D.主张议会负责世俗事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的理解。结合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得知体现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这一意识形态的是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