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39:36
1、判断题 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A.宋朝
B.唐朝
C.汉朝
D.秦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信息文采华丽的文体、书写材料得到改进是指汉赋和造纸术的改进,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这一信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地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本质反映了
A.在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
B.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电子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整个网络时代
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在古代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 )。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主要是指当时竹简为重要书写材料,十分笨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而出现的重要发明是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技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上,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该局面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所谓“东学西渐”,是指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传到西方,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就是在宋元时期传播到西方的。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与西方交流的主要是经济方面,而到明清时期,西方出现了近代科学,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情况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形成以上状况的原因不包括?(?)
A.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互相学习
B.封建制度确立早,比较先进
C.君主专制强化达到顶峰
D.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