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近代科学技术》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11-05 17:27: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西汉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计数法的国家
C.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最早使用的是算盘
D.唐朝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东汉;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最早使用的是算筹;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 ]


A.伽利略
B.达尔文
C.达·芬奇
D.牛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成就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农政全书》
B.《四书章句集注》
C.《清明上河图》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华夏文化…造及于赵宋之世”,可以看出本题考查宋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依据所学知识,《农政全书》是明朝末期的徐光启著作的,故A项不符材料观点。B项是南宋朱熹的;C项是北宋张择端的风俗画;D项是北宋时期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 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四?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三、四,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四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数学:最早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标志: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条件: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4)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