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7:27:15
1、判断题 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改善人民的主活条件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推行国有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提高的生产率,从1920 年到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2% ,而工厂的生产率却提高了65% 。”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是?(?)
A.节俭对于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社会却是种恶行
B.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C.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
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认为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B项和D项主张“自由放任”;C项是大危机时期德国法西斯的经济政策;A项指出节俭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从反面证明了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美国新政期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罗斯福的一封信中写道:“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如果您失败了,合理的抉择将在全世界蒙受严重的损失,而听任正统力量与革命去一决雌雄。可是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材料二:罗斯福在演讲中曾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 ?——摘自《大国崛起·美国》
问题:(12分)
(1)材料一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是指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罗斯福政府是怎样“为壮者提供工作……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的?(2分)
(3)材料二中,为使阴影不再“笼罩每个家庭”,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4)材料一中所说的“合理的实验”其结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1分)1929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各种矛盾不断激化。(1分)
(2)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济” ;(1分)组建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吸收大量男青年从事市政工程。(1分)
(3)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2分)推进劳资谈判,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2分)
(4)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本题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回答。
(2) 根据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3) 根据罗斯福新政中进行社会救济、社会保障的措施回答: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推进劳资谈判,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4)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回答。
点评:从高考的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部分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近四年来,本专题考点在全国新课标地区出现18次,其中2012年高考中出现5次。罗斯福新政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为考查的侧重点。如2012年广东文综第21题、2012年江苏单科第23题等。? 2.题型赋分:2012年本专题考查的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分值为3~4分;非选择题为15分左右。如2012年浙江文综第23题,4分;2012年江苏单科第23题,14分。? 3.能力层次:本专题主要考查的能力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总体难度中等。如2012年江苏单科第23题。? 4.考查方式:命题形式较为单一,关联内容不多,但材料引用较新。如2012年广东文综第21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 ]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