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牛顿、爱因斯坦》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九)

时间:2017-11-05 17:03: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指出,对基础物理学来说,20世纪是最伟大的世纪,它见证了物理学三个概念性的革命,而20世纪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个人创建了其中的两个理论,并对第三个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此物理学家是
[? ]
A.牛顿
B.普朗克
C.德布罗意
D.爱因斯坦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38年,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写了一封《给后代的信》:“我们的时代出现了不少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创造本来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我们早已利用机器横渡海洋,也用了有可能使人类最终摆脱所有体力苦力的机械力量。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在世界各个角落毫不费力互通讯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还完全是无组织的。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事业遭受悲惨的贫困,并且不同国家的人还不时互相残杀,这种悲惨景象使所有想到将来的人都感到恐怖和难受。”
材料二?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感情上并不是中立的,但作为人类,我们必须记住,决不可用战争去解决这些争端……如果我们这样做出抉择,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幸福、知识和智慧的不断增进。难道我们由于忘不了我们的争吵,竟然要舍此而要选择死亡吗,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牢记住你们的人性,忘掉其他。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
回答: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5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给后代的信》以及《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10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爱因斯坦身后升起蘑菇云

材料二 可以想象到,如果镭落在恶人的手中,它就会变成非常危险的东西。这里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知晓了大自然的奥秘是否有益于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是裨益呢,还是它将有害于人类。诺贝尔的发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烈性炸药可以使人们创造奇迹,然而它在那些把人民推向战争的罪魁们的手中就成了可怕的破坏手段。我是信仰诺贝尔的人们当中的一个,我相信,人类从新的发现中获得的将是更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危害。
——居里夫人
请完成:
(1)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猎人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江苏茅山以及安徽、河南、湖北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61岁时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材料二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
―—摘自《中国传统文化总网》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李时珍为什么要写《本草纲目》?又是怎样写成《本草纲目》的?(4分)
②根据材料二,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4分)
③你认为李时珍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5、判断题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第100年牛顿出生,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全新的文明”。所谓“全新的文明”是指?
[? ]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后工业社会?
D.信息社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