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11-05 17:02: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2年北京诚轩秋季拍卖会钱币专场中,一枚正面刻着“下匕阝(qǔ)阳”,背面刻着“十七?两”的青铜古钱(见下图)以人民币368万元成交,一举刷新中国古钱拍卖价格的最高记录。对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表述不正确的

A.此币有助于了解先秦时代农耕文明
B.此币有助于了解当时的青铜冶铸技术
C.钱币文字有助于了解地区货币发展史
D.币面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的成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青铜古钱上的文字并不能说明汉字的成熟。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小李同学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果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 ]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荆楚网-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 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作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下列作品中与该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五子夺莲》
B.《送子天王图》
C.《山径春行图》
D.《松鹰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回娘家》、《五子夺莲》都属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BCD属于文人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所谓“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而不是通过直率的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它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以下历史概念不属于“春秋笔法”的是
A.禅让制
B.闭关锁国
C.抗日战争
D.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通过题干介绍,我们已经大体了解“春秋笔法”的概念,就是: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判断一下各选项哪些带有这一色彩。“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而非作者的倾向性判断,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解答概念型选择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字发明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引文大意为仓颉创造文字的时候,天上落下粟米,鬼在夜里啼哭,由此分析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仓颉造字的传说及中国文字产生的影响,因此②④符合题意。联系已学知识可知①表述不合史实,由于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书”不能表明是甲骨文;③的表述错误,因为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