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手工业的发展》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七)

时间:2017-11-05 16:42: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2分)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分)
(2)请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两方面分别各举一例说明古代中国重农的表现(3分)
(3)尽管封建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各列举古代冶炼业、丝织业、陶瓷业的一项成就。(3分)


参考答案:⑴材料一认为农业和商业是矛盾的,农业为本商业为末。理由是农业可“使天下各食其力”、商业“游食之民甚众”。 材料二认为农工商皆为本。理由是认为“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2)生产工具:汉代发明播种工具耧车。生产技术:北魏《齐民要术》记载推广绿肥种植和实行轮作,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3)冶炼业: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丝织业:明清时期花楼机能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
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


本题解析:此题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为命题的角度。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政策,在当时确立的时候有其积极性,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再实行这一政策, 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维护自然经济,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所以,统治者力图维护这一传统的经济政策。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传统经济政策的弊端,主张工商皆本。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都有突出的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
A.汉代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棉纺织业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民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明朝。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衰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诗赞扬了
A.大邑的青瓷
B.大邑的白瓷
C.大邑的彩瓷
D.大邑的黑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所示的技术当时主要应用于

东汉水排
[? ]
A.冶铸青铜?
B.灌溉农田
C.耕作农田?
D.冶炼铁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