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05 16:32: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9年3月广东广雅中学、金山中学、执信中学三校联考17题)“八荣八耻”树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观的反映和表现,但时代不同,道德观和荣辱观不同,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新型道德观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要求彻底公开否定宗教神学、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
②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
③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
④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的绘画题材来自于宗教,故①错误;文艺复兴时期斗争的矛头指向的是宗教,而非世俗王权,③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 ②《圣经》是唯一的信仰依据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主流思潮的核心
B.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的思想武器
C.曾一度造成个人私欲膨胀和社会混乱
D.宣扬个性,反对君主专制,要求建立法制社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文主义的特征是肯定人、注重人性、强调个性。人文主义精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①人文主义贯穿于整个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社会的各个领域,使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②人文主义思潮为资产阶级向封建统治者夺取政治和经济自由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在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③人文主义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过分推崇个人意志,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等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图一?图二?图三
(1)以上三幅圣母像中那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2分)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或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即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卢梭《社会契约论》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孟德斯鸠和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提出了那些重要政治主张?(4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
(4)在中国近代史上,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推动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请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2分)答:(1)图二。(1分)理由:该图圣母的头顶上没有光环,人物形象温柔慈祥更接近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1分)
(2)主张:三权分立说;实行君主立宪制;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建立民主共和国。(4分,写出四项即可)
(3)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2分)
(4)特点:先后实施了(或经历了)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两种方案;民主与专制斗争激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转向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4分,答出二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