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16:11:15
1、判断题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2、判断题 新年伊始,郎咸平教授对2010年的中国经济做出预测——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资产泡沫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也面临了相似的困境,为此它们采取的重要举措不包括
[? ]
A、出售国有企业给私人
B、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D、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判断题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凯恩 斯看来,节俭对于社会经济都是一种恶行:“无论你什么时候节省了五先令,你就使一个人失去一天的工作。节省了五先令,可以扩大到一人失业一天的程度,此外可依此类推。另一方面,无论什么时候,你购买了商品,你就促进了就业。……因为只要你购买商品,肯定会有人为你制造这些商品的。如果你不购买商品,商店里的存货就不能出售,他们就不会再订货,这样肯定有人失业了。”
请回答:
(1)你同意凯恩斯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如何看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
4、判断题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193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重心是?
A.救济
B.复兴
C.改革
D.国际事务
5、判断题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