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8:58:55
1、判断题 抵抗外侮实现民族独立离不开民族的觉醒,中国近代一思想家有感于此率先大声疾呼:“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该思想家可能是指( )
A.魏源
B.李鸿章
C.严复
D.陈独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该思想家认为抵抗外侮需要培养“因其所长而用之”的“风气”,然后才能具备“因其所长而制之”的“智慧”,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何以立国?日富。何以制夷?日强。何以致富强?日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最先提出此主张的派别是(?)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D.资产阶级立宪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此人士的观点是:要想实现国家独立富强,必须要“治之以法”。其主张就是要改变政治制度。而最先提出此观点的派别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参考 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人主张寻求文明应先取其外形,但一旦遇到障碍,而又束手无策;我主张先求其精神,排除障碍,为汲取外形文明开辟道路。”按照他的观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应该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首先变革人心”说明应该新文化运动;“然后改变政令”,对应的应是辛亥革命;“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说明最后发展经济。与此解析相对应的是D项。ABC皆与材料不符。
点评: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C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教材史实可知,这两部书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专著。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