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一次世界大战》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9-26 18:50: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此后美国决定
A.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参加巴黎和会
C.修改《中立法》
D.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

[? ]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B.恢复国民经济
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巩固新生政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参加反法同盟
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07年,英国“均势”政策主要适用于欧洲,而ABC都是在欧洲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故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分)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世事纷纭已极。和会散后,又益以青岛问题,集矢曹、章;继以罢学,牵率罢市。咄咄学生,救国良苦……国中革命之说,暗长潜滋。
——根据《严复集》整理
材料二?日本人的暴行和残酷,有助于中国各界人士民族主义思想的加强,现代中国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同感。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943年1月,美、英两国正式废除了在华领事裁判权等项特权。1945年6月,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联合国宪章得到了国际法的正式确认。?——百度文库?
从战略上,中国抗日战争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不仅打破了日军北进苏联的计划,而且迟滞了日军南进太平洋的行动,彻底粉碎了德、日法西斯北攻高加索、中东,南攻澳大利亚、锡兰,在埃及和印度实现东西会师的战略企图
——岳思平《中国抗战为世界和平做出历史贡献》
材料三?国际联盟之宗旨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联合国宪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严复所称“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为“利己杀人,寡廉鲜耻”的依据,(2分)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归纳“一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联合国与国联的规定有何不同?(4分)联合国“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该“中心”在“制止侵略”方面的一个实例。(2分)


参考答案:(1)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2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民族觉醒,爆发了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2分)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2分)
(2)民族主义思想增强,加强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联系;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战略上,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每点2分,共6分)
(3)国联要求成员国承诺不进行战争,(2分)而联合国采取集体防御的办法;(2分)安理会;(2分)如安理会授权美国组建多国部队,打击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等。(2分)


本题解析:(1)“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比较容易判断,使之一战,“利己杀人,寡廉鲜耻”谈的是一战的性质和目的,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都是非正义的。归纳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政治上与一战相关的是中国的五四运动,经济上一战时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
(2)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有材料中“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同感。”可知是民族意识的增强;“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联合国宪章得到了国际法的正式确认”可知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从战略上,中国抗日战争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可知是配合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
(3)根据“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可知国联要求成员国承诺不进行战争。根据“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可知联合国采取集体防御的办法;举例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就已经让位给美国了。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材料二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英国的黄金储备量从1913年的2亿美元到1921年只增加到8亿。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材料三 它(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由于德国实施潜艇战,协约国船只遭到打击,日本海运业首先发展起来。海运业又带动了其他行业,工农业生产空前活跃起来,兴办企业投资越来越狂热化,公司利润成倍激增。大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各项生产平均增长1倍。1914年至1919年工业总产量实增1.8倍,其中尤以造船和海运最为突出。短短几年内,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不过其工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仍不高),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1914年至1919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额累计30多亿日元,除抵偿日本战前所欠外债17亿日元外,还购买英、法、俄战时公债和贷给外国27.7亿日元。
——以上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编的
《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一战对英法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及结果。(4分)
(3)据材料二、三概括一战对美、日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1)一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英法从债权国沦为债务国。
(2)日本工农业、航运业及对外贸易得到了发展。日本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3)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大战使日本经济获得了发展,由债务国一跃变成债权国。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材料分析概括,还要注意在熟悉掌握课本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语言要简练。第(1)问要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第(2)问要据材料概括;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