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9-26 18:36: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C.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军机处只是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问答题(15分)
秦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秦朝中央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各自的职能是什么?(4分)
(2)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相权在制度方面有所创新,指的是什么?(1分)
(3)有人说,唐初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请从唐朝中央官制的变化角度分析此观点出现的原因。(4分)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什么?元与明两个朝代在解决这两个矛盾方面有什么重大举措?(4分)
(5)清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其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是?(2分)


参考答案:
(1)三公九卿制(1分)丞相负责行政,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3分)
(2)中外朝(内朝、外朝)(1分)
(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互相牵制监督,分工合作,对皇帝负责。(4分)
(4)两个矛盾: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2分)
措施: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高度集中了皇权。(2分)
(5)康熙时期设立南书房,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


本题解析:(1)本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秦朝中央在皇帝以下设置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行政,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牵制相权。
(2)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相权设立中朝和外朝制度,任命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和侍中,参与决策,形成内朝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外朝逐渐演化成执行机构,从而大大消弱外朝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3)原因即要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互相牵制监督,体现民主的特点,但这种民主最终是为保证皇权的集中,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最终加强了皇权,本质特点是分权的目的是为了集中君权,所以称为是“皇权下的民主”。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分别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高度集中了皇权。
(5)清朝前期中枢机构中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极大地消弱了皇权。康熙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内阁和南书房消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加强了皇权,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据史载:当满洲入主中原时,明将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坚持抗清,并收复台湾;郑经经营台湾大有发展,后参与三藩之乱;郑克塽谴使诸军前请降,台陆统一。对以上四人所为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郑芝龙站在地主阶级立场,降清有勇有谋 ②郑成功维护了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民族英雄
③郑经发展台湾,分裂祖国,有功有过 ④郑克塽毅然回归,顺应历史,有功于史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右图为杭州八卦田遗址,在其南入口处今设一景墙浮雕,上刻南宋皇帝举行亲耕仪式、行籍田之礼的整个场景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皇帝行籍田典礼的规模浩大隆重且气氛庄严肃穆。(注:八卦来源于《易经》后也成为道家(教)的象征)这反映了南宋统治者?(?)
①思想上提倡心学以“正君心”
②政治上带有儒家与道家思想兼杂的特色?
③经济上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统治者提倡心学来,通过“行籍田之礼”、八卦等词却体现了儒、道、重农等思想,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是非题(本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小题1: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小题2: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小题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到明朝被废除。
小题4: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小题5: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小题6:克里斯提尼改革以行政区域取代血缘部落,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小题7: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小题8: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
小题9: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联邦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帝国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小题10:《资政新篇》作为农民阶级斗争的纲领,提出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B
小题7:A
小题8:B
小题9:B
小题10: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西周王朝的统治,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故选A。
小题2: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是维系“分”的血缘纽带。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B。
小题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故选B。
小题4:行省制度是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政制度。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B。
小题5: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选A。
小题6: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区区域取代血缘部落,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故选B。
小题7: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对西方近代法制产生重大影响。故选A。
小题8: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选B。
小题9: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故选B。
小题10:《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但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故选B。
点评:判断题的命题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概念、事实、原理或结论。在解答时必须仔细辨析命题的设错方式,以免被一些错综纷繁的干扰因素所迷惑。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