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9-26 18:36: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王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大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
——《天把之神灵庄记》

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材料看,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材料,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寻找建文帝;弘杨国威;发展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②国力强大;造船等手工业发达。
③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
④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老舍的《四世同堂》描述了我国传统的家族制度,而如今,核心家庭正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
A.封建制度的崩溃
B.经济的发展
C.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
D.法律的规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家庭组成的变化是社会经济、政治、伦理变化的结果, 法律没有这个方面的规定。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近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位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事实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其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2分)
(2)请概括指出中英两国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的时代背景。(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中英两国政体进行评价?(4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二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制度(2分)。特点:中国皇权至高无上;英国实行责任制内阁,君主权力受议会限制。(2分)
(2)中国的清朝已处于封建制度逐渐衰落时期,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英国在1 68 8年“光荣革命”解决了议会与国王之争后,君主立宪制依据《权利法案》确立起来。(4分)
(3)中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它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中国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英国的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保证了英国社会的稳定,代表了历史发展趋势。(4分)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西在政治制度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充分认识这种差异对于中西发展方向造成的差异,在理解这种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两种政治制度进行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明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加强的最重要表现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设军机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废行省、设三司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八股取士加强对思想的控制,这在前代均有不同形式的体现;而厂卫特务机构明朝以前没有出现过,在明朝其不受司法部门管辖,由皇帝直接控制,大大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力度。比较A、B、C三项,B项更符合题意。D项是清朝加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面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交战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各国交战次数?大国兼并小国数目

宋国与郑国
52次
?
齐桓公兼并
35小国
齐国与鲁国
25次
?
晋献公兼并
19小国
晋国与楚国
22次
?
楚庄王兼并
36小国
吴国与楚国
24次
?
秦穆公兼并
20小国
吴国与越国
10次
?
?
?
请回答:
(1)春秋各国间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共有多少小国被兼并?(2分)
(2)为什么周天子无法控制这个局面?(4分)
(3)对于春秋时期发生的兼并战争你怎么看?(6分)


参考答案:(1)133次战争,被兼并的小国110个。
(2)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和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井田制瓦解,分封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动摇;一些诸候国通过变法或改革,力量增强。
(3)战争连绵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战争也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各国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通过兼并战争,诸候国数目减少,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