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9-26 18:31: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他痛心地说:“第一个圈出了一块土地,想起说‘这是我的’,而且发觉大家愚蠢得相信他的话的那人,是市民社会的真正创始者。”不过,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岳麓版)
材料二:20世纪初,中国近代人蒋智由作《卢骚》云:“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民约开新义,君威扫旧骄。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请回答:
(1)归纳概括材料一中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世人皆欲杀”卢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的思想主张对近代中国和西方民主革命的不同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思想:主张天赋人权;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若答主张缩小贫富差距也可)。(6分)
(2)原因:卢梭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自由平等,损害了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3分)
影响:卢梭的民主思想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指导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3分)卢梭的民主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3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可以得出主张天赋人权;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依据材料“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可以得出主张天赋人权;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2)依据材料“民约开新义,君威扫旧骄”可以得出原因为卢梭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自由平等,损害了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结合所学卢梭的影响可以得出卢梭的民主思想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指导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卢梭的民主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传授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产叫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三:孙中山曾明确表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一旦受压迫将无由抵抗,恐蹈俄国1905年国会之覆辙。国会且然,何有内阁?今革命之势力在各省,而专制之毒在中央,此进则彼退,其势力消长,即专制与共和之倚伏。”
材料四:孙中山说:“因为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约法,也未为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6分)
(2)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孙中山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态度及原因。(9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其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所以D项正确,A中华民国的成立不是宪法的颁布B清王朝统治的结束是清皇帝的退位C中华民国没有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与事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君权神授”理论提出的目的是?
[? ]
A.论证教权高于王权?
B.论证王权高于教权
C.论证王权高于议会?
D.论证“法在王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