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一)

时间:2017-09-26 18:31: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判断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土地兼并
B.重农抑商
C.闭关政策
D.贫富分化



3、判断题  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4、判断题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用动力和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④“工商食官”⑤铁制工具开始在农业上使用

[?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下列历史人物对古代交通运输业作出过贡献的有
①秦始皇?②隋炀帝?③武则天?④宇文恺?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