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新思想的萌发》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五)

时间:2017-09-26 18:30: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西用”思想最早是由地主阶级提出的
B.“西用”以“中体”为前提主要是天下“多为泥古而顽梗之人
C.“中体西用”的观点受传统的夷夏之辨的影响
D.由于缺乏依托“西用”最终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



2、判断题  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79年列出的课程计划。该课程

①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②重在培养翻译人才
③要求学生文理兼修?
④注重近代思想启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判断题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4、判断题  有学者主张:“从同治中兴到戊戌变法,中国思想界不仅接受了进步的概念,也接受了西方进步﹑中国停滞的观念。…进步使西方从野蛮迅速发展到文明,停滯使中国从文明不知不觉落后到野蛮,承认中国停滞落后,认同西方的进步与进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精神起点。”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具体反映在哪一本书的风行:
A.魏源《海国图志》
B.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C.严复《天演论》
D.郑观应《盛世危言》



5、判断题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