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大众传媒的发展》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9-26 18:19: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转播,共有16.2万观众。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时世界各地有40多亿人次通过电视转播收看奥运会比赛和相关活动。这主要说明( ? )


A.世界人口增长迅猛
B.奥运会比赛对观众的吸引程度不断增加
C.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
D.伴随技术的发展,电视快速传播资讯的功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的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就是救亡图存和国家富强,在不同时期主张和表现各异,但救亡图存的主题始终不变,报纸期刊上的内容也正是这一主题的体现,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B C D三项在救亡图存面前则处于次要地位。
点评: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思想潮流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如①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化的转变;②反帝反封建与求民主解放同步进行;③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思想潮流以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主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开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小王针对中学生上网问题作了详析的调查,通过分析调查数据他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2.家里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学生;
3.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5.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6.多数家长和教师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请回答:(1)你如何认识中学生上网的影响?
(2)针对中学生上网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对策?


参考答案:(1)①正面影响:网络有利于培养学生现代观念和终生学习的观念;网络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途径;网络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实现的新空间。
②负面影响:互联网内容的无序性和不可过滤性,极易引起青少年的思想混乱;互联网的隐蔽性,可能导致中学生道德品质滑坡;互联网的虚拟性,易造成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2)提出的对策或建议:
 首先:要重视互联网对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以主动积极的心态迎接这一挑战。
其次:必须加强网络教育,引导上网者对大量的网络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可以在德育课中增加网络操作“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其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 
其三:细心观察,取得家长配合,及早避免和矫正“网络成瘾症”。


本题解析:本题是开放型的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注意影响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中国近代出现的大众传媒有
A.电影
B.报刊
C.广播
D.电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创办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中国共产当创办的报刊不包括:?
[? ]
A、《共产党》
B、《红色中华》
C、《新华日报》
D、《红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