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8:19:29
1、判断题 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
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
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D、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也。?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
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冲动的办法”和“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为什么要调整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分析1929——1932年和1933——1937美国股市走势有什么不同?指出20世纪30年美国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有何新的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张: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可使国家富强,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2)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列宁决定调整政策。
(3)不同:1929——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1933——1937年则呈上升趋势。突破:罗斯福新政摒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冈素。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促使生产关系利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在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B.明确了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学者提出:判断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经过长期探索闯出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按生产方式,历史上经济发展模式可划分为封建主义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封建主义经济模式以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为代表,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为令人瞩目,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成就惊人。
材料二:中国经济模式是在改革“斯大林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国模式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进程,突破了中外教科书的各种理论范式,打破了西方改革家的线性规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不足3千万,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它(中国改革)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摘编自郑永年《中国模式及其未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三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模式”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模式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1)封建经济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机器工业化生产、科技为先导、垄断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导向。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否定市场规律;优先发展重工业。(6分)
(2)意义: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打破了社会主义理论范式和西方理论的线性规划;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拓宽了民族国家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促进了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发展;中国模式被世界广泛认同,成为社会发展道路创新的范例。(任答三点得6分)
(3)认识:从纵向来看经济模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从横向来看经济模式是国情的产物;经济模式具有多样性,不存在好坏与优劣;要尊重他国的对自身发展道路选择,要结合国情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模式。(6分任答两点)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的时间特征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对应的是春秋战国时代,联系其时代背景可以回答出封建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小农经济,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其生产方式的特点可直接回答,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2)材料二中共有6句话,除去第一句之外,分别概括出每一句话的内容即是重要意义;(3)认识类问题需要在总结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来回答,主要要求思考某一重要历史现象的特点,发展规律或趋势,以及经验教训等待。
点评: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世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二者的发展模式都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模式的新纪元,但也有巨大的差异。学习中应将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改革开放四者进行对比,从全球化史观的角度加以审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