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9-26 18:10: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是
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②赋税制度的改革?③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④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经济新想象,其中①经济作物的引进方面②是赋税的改革③指的是出现了雇佣关系,都正确,④在古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所以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清时期商品流通扩展,国内市场扩大,其原因有
①农业手工业发展,投放市场的商品的数量增加 ②地域分工趋势明显
③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增长 ④赋役征收的货币化?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筒车 ?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精耕细作”的理解和生产力的的发展对古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学理论的总结都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抑制土地兼并,打击豪强地主
B.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农民暴动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富者田连阡陌”是指土地兼并现象,而从“为国守财”“乐于输纳”可看出统治者对待土地兼并的态度。故选C。A项错误,与材料说法相反;BD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减轻农民负担或者搜刮百姓的内容。
点评: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的顽疾,根源在于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只要土地私有制未发生变化,土地兼并就不可能遏制。但是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保护小农经济,也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如北魏均田制等。在宋代,采取“不抑兼并”的策略,土地兼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下图中扶犁的最有可能是?

[? ]
A.齐桓公? ?
B.秦始皇?
C.隋文帝 ?
D.唐太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