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9-26 17:54: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等差”。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等差”。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
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君画的《孔子编书图》错误百出,其中明显的历史知识错误是
①房间里烧着煤炭取暖②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③孔子把纸铺在桌上④用楷书书写:仁者,爱人。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
(3)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家宝总理说,政府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态度与理由:反对用“俑”随葬,因为“俑”与人相像。思想主张:仁者爱人。
(2)生存状况: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严重。认识: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希望纠正这种状态。主要原因: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3)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作用:更有助于体现人民意愿;更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轨迹: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上仍在向前推进。
(4)“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一幅对联写到“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该联褒扬的是?
[? ]
A.黄帝
B.孔子
C.孟子
D.司马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5月8日,第三届中国(滕州)国际墨子文化节举行2010年祭墨大典。在祭奠仪式上,万名学生朗诵墨子名言警句。其中朗诵的名言包括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制天命而用之
D.兼相爱、交相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