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7-09-26 17:52: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经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社会主义工业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提取信息:西方经济一团糟而苏联经济发展的事件背景是西方处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在这一时期苏联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有效调动了全国的经济部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经济下滑。本题容易误选A 项,注意题目“苏联”一词。 故选C。AB项都是在苏联成立之前;D项是C项的表现。
点评:斯大林体制是1936年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但是这种体制忽视了商品货币关系,单纯的依靠国家的行政性指令,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提高不上去,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才是本题的题眼,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是生存与和平问题,是面包和黄油,不是飞机和大炮,而临时政府却继续参加一战,并且还惨遭失败。临时政府被群众抛弃就是因为不能解决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当然临时政府也不会去解决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因为临时政府并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所以本题答案是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列宁全集》
材料二?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列宁强调要通过租让制发展苏俄经济改善工人生活,同时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
——馀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三?要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一切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材料一中“经济政策”和“退却”分别指的是什么?列宁主张“退却”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邓小平对列宁主义有哪些继承和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依据:生产力的提高是布尔什维克党刻不容缓的任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难以实现,继而造成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承:社会主义必须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发展:列宁把发展商品、市场作为暂时的“退却”;邓小平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三农问题是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回答18—19题。
小题1: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A.使农民失去土地
B.增加了农民负担
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
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
小题2: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②转变了经营方式?③调整了分配方式?④取消了粮食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