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近代史》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9-26 17:51: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75年,国民议会仅以一票之多通过了总统选举方式的宪法条文:“共和国总统应由参众两院选出。”这说明( ?)
①君主派势力较为强大? ②议会中各派分歧较大
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共和制? ④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激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近代中国人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对英国的制度作如下描述:“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这里的“巴厘满”最有可能是哪个机构的音译:
A.内阁
B.首相
C.议会
D.最高法院



3、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
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
如习商战。
——郑观应1894年《商战》
材料二?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讲格致(清末对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用机器,精制造……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数,御侮自在其中。
——张謇1895年《条陈立国自强疏》?材料三?余以为舍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外,殆无他策。政策果能实现理想中之结果,则大而世界,小而中国,无不受其利益。余理想中之结果,至少可以打破现在之所谓列强势力范围,以消灭现在之国际商业战争与资本竞争,最后且可以消除今后最大问题之劳资阶级斗争。
——孙中山1920年《建国方略》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郑观应“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思想是对哪场运动的反思?有何进步意义?(2分)
(2)据材料一、二,比较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发展实业问题上的明显变化。归纳他持有这一主张的主要理由。(5分)
(4)郑观应、张謇和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在近代中国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判断题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A.高歌猛进
B.停滞不前
C.萧条萎缩
D.曲折发展



5、判断题  近代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首相直接选举产生
B.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C.国王审核批准法律
D.内阁是国家权力中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