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7:48:41
1、判断题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过程中提出“转石效应”的观点,即“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在实际变革中,带来“转石效应”的思想主张是
[? ]
2、判断题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3、判断题
(2008年9月淮安市高三摸底20题)下列科学家都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其理论对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家是
A.Max Planck
B.Darwin
C.Newton
D.Albert Einstein
4、判断题 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在其《易言公法》一文中说:“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这段言论反映了郑观应:
A.主张学习西方
B.以自我为中心的文明优越感
C.具有全球意识
D.主张抵御外国侵略
5、判断题 (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纵观人类历史,海权对国家盛衰乃至文明兴替的重要影响,无论如何形容都是不过分的……整个一部近现代大国兴衰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海权更替史。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安全利益分析》
材料二:“欧罗巴内自明嘉靖年间,舟楫无所不至,初寻出亚默利加大地,次到五印度国,后驶至中国,……凡南洋之要津已尽为西洋之都会。”“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战舰已就,则内地出洋之商,愿禀请各艘护货者听。”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中国近代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兴帮(邦)张海权”的道理,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下卷)
(1)请概括材料一中的核心观点,列举世界历史上至少两个史实来论证此观点。(6分)
(2)分别归纳材料二、三中魏源和孙中山的海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观点产生的原因。(16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不能得到保障的原因,并请你谈谈当代中国应如何看待海权问题。(8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