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9-26 17:44: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其中最具有社会
主义性质的是
A.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
B.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接管银行、铁路,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D.组建红军,签订《布勒斯特和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乘机对外扩张
B.各国实行极权统治,稳定资本主义
C.更多地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D.迫使政府进行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经济危机中,为保存资本主义的正常秩序,以罗斯福总统为代表,各国大力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成为20世纪50—70年代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外扩张,只能导致战争,它不是“机遇”,而是“灾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由此,我们可判断出苏联完成企业转移的特点是
①战时紧急迁移②以国防工业为主③从中心区域迁往大后方
④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⑤迁移效率高
[?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
A.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C.农业集体化方针
D.第一个五年计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C.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