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三)

时间:2017-09-26 17:43: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②仅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的需要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自足”即产品富足?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
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就是生产工具的革新,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第与之相适应,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联绵十车辐,咿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这首诗反映的“大法轮”的功能是
A.航行
B.灌溉
C.军事
D.排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联绵十车辐,咿轧百舟橹”“救汝旱岁苦”等信息分析,“大法轮”是指筒车,具有灌溉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
?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2分)哪种方式更进步?(1分)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2)图三是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场景。北宋的商业有什么特点?(4分)
(3)图三和图一、二所反映的经济形态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6分)
(4)图四广州十三行的设立是什么政策的直接反应?(2分)?这种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3分)


参考答案:(1)图一反映的是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图二是铁犁牛耕。(2分) 图二方式更进步。(1分)?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显著标志,促使农产品的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2分)
(2)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4分)
(3)商业经济的繁华建立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2分)因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2分)认识:商人拥有大量财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商人的活跃也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如“俞大娘航船”;客商也常面临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商人重利轻离别等。(2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4)闭关锁国。(2分)这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1分)但这些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以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模式最早出现在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汉时期
D.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模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