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7-09-26 17:13: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
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最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民贵君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民主共和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最近”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加注重实用性,故选A。B项是在战国时期孟子提出;CD项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三者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等。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顾炎武的主张:反对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的融和。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而三教合一”的主张是在隋朝时期,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的提出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C.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D.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黄宗羲思想的理解。由“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得知他的思想核心是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黄宗羲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造极于赵宋之世”说明宋代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科技方面: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北宋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宋明理学 (      )
A.以修身为本
B.以格物为本
C.以平天下为本
D.以礼记为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材料理解能力。审题,答案在题中。格物只是程朱一派修身的出发点;平天下是修身的终极目标,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