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7:11:12
1、选择题 下面对自耕农经济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
B.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自耕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自耕农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不正确。
考点:自耕农经济
点评:自耕农经济即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主要特点是:
1、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
2、分工简单,男耕女织。
3、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很少进行商贸交流。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位于成都平原的一座2000多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这一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A.三峡水利工程
B.坎儿井
C.都江堰
D.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成都平原的一座2000多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等信息可以说明是都江堰,故选择C 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主持修建该工程的是
A.大禹
B.郑国
C.李冰
D.王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国古代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目的是(? )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D.保护自耕农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历朝政府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以维护统治;另外达到增加政府收入。所以土地制度往往和赋税制度相结合,政府往往把土地作为收税的依据之一。因此选B。
点评:新建立的封建政权中比较有远见的统治者往往利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点在于: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财政收入;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但封建政权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这样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就难以避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古代农业耕种技术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革命是
A.牛耕
B.铁家具
C.翻车
D.筒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铁农具,铁犁的使用对提高耕作效率和耕作质量起了重大作用,但使用铁犁所需动力也较大,人力难以适应需要,因此迫切要求解决拉犁的动力问题,于是畜力就作为一种牵拉动力应用到耕作中来了,而当时牛是拉犁的主要畜力,牛耕即应运而生。因此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