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7:06:10
1、选择题 苏格拉底受审时所作的申辩:“雅典人啊,不要以为我现在是在为我自己申辩,我是在为你们而辩……因为你们要杀死我的话,就很难再找到一个像我这样的人。” 这段话反映了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探究事物的创新精神
D.反对雅典民主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依据所学可知,苏格拉底主张言论自由,故B正确。A项材料没有体现;C项与题意无关;苏格拉底反对的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而不是雅典民主制度,故D错误。所以应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2分)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经历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
材料二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材料三 1832—1884年英国历次议会改革后选民人数变化表()
——(据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
材料四 《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征税,不得任意招募军队及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请回答:
(1)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的局限性。(8分)
(2)指出材料二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是怎样维护民主的?(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变化。(2分)
(4)有人根据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断言中国古代已出现了民主制度,请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2分)
局限性:是占城帮人口小部分男性公民的民主,对外邦人、奴隶和妇女而言,民主遥不可及;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6分)
(2)含义: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2分)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2分)
(3)变化:选民人数不断扩大,身份限制逐步放宽。(2分)
(4)不正确(2分)。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制度,国王权力受到严重限制,权力中心在议会;而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不断成熟的体现,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它与民主制有本质的区别。(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可以看出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度的范围上的局限性;方式上的直接民主可能造成腐败现象;以抽签方式选官,可能造成民主的衰落。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根据材料二的来源《欧洲的美国精神》可知说的是美国,其新的整体即为联邦制民主共和制度,这是《1787年宪法》中确立的;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采用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以权力额制约与平衡来达到维护共和制度的目的。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表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图表可知从1832年开始到1884年,英国的选民人数在不断上升;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2年改革使得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1867年议会改革使得一部分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1884年议会改革使得产业工人和农业工人得到了选举权。因此是范围的扩大。
(4)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君主立宪的基础,而君主立宪的权力中心是在议会,他行使立法权,国王知识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虽然会分散皇帝的一部分权利,但是权利的中心仍然是在皇帝身上,三省和六部只是皇权的附属品,是皇权的执行机构而已。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议会制改革;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希腊在政治上实行民主政体,凡是合法公民都享有民主政治的自由权利,但不具有公民资格的A妇女,B外邦人和D广大奴隶则不能享受政治上的民主权力,所以答案选C。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准确地理解材料中雅典民主政治实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妇女和儿童,更不可能包括为数众多的奴隶,是少数人的民主,是维护农奴主阶级利益的政体。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了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了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波里比阿来意在说明(? )
A.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
B.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C.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因为人们的思想不一致,主张的不同,每一个人都无原则自由和平等的决定和做事,最后导致了船难。故选C。A材料没有体现暴力斗争。B项雅典没有实现数量平等。D项,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克里斯提尼改革有一项重要举措,即“陶片放逐法”,它放逐的主要对象是
A.民主威胁者
B.刑事犯
C.战俘
D.奴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公民可把对民主有威胁的危险分子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如获得6000票以上即被放逐,故A项为正确答案。B项错误,陶片放逐法并不是审判刑事犯的;CD项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陶片放逐法是在克里斯提尼时期创立,主要目的是保障民主制度的,打击民主敌人的,在公民大会投票中,当有人的得票超过6000票被认为有可能威胁到民主制度的,要被流放到海外,流放十年。另外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和表现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