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9-26 17:05: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 中说:“(清朝前期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B.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对外贸易空前发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痰,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得)。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
——《陈云与中国经济建设》
材料三 在长沙县北山镇,刚挂牌成立的圣毅园农庄,租下1万亩稻田,连租17年。4个村的农民把土地经营权交给农庄,农庄按每亩一年325公斤稻谷的标准支付租金给农民。粮价涨,租金也涨,确保口粮不愁。有的农民还可以到农庄打工,获得一份工资收入。目前,出租土地的农民已从圣毅园领到头年650万元的租金。
——《潇湘晨报》2009年4月5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当前党和政府对农业的什么政策?你对该政策的实施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4、判断题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
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这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B.地主士地私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性



5、判断题  “全国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官僚、地主、百姓等臣民依照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平均占有土地。”此制度是
A.井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
D.更名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