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7:00:34
1、判断题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兴起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上述评论应用了
A.文明史观
B.现代化史观
C.社会史观
D.整体史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需要理解清楚这几个新史观的含义,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它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现代化有时也称近代化。它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基于上述理解,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0年海地发生了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历史上最早开辟从欧洲到海地航路的航海家是
A.麦哲伦
B.达·伽玛
C.哥伦布
D.迪亚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新航路开辟中最先到达美洲的是哥伦布,答案选C,A实现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B D两项在非洲西海岸航行没有到达美洲地区。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新变化,叙述正确的有
①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②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③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
④社会福利基金全部由国家进行补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后所有(由国王颁布)的专利授予应由普通法审定。”“专利特权的期限为14年或以下;权利人在该期限内享有这一领域新产品的制造和使用的专有权;专利不得违背法律,也不得有损于国家,不得抬升国内商品的价格,不得扰乱商业贸易……。”(注:1624年以前,专利特权完全掌握在国王手中)
——1624年英国《垄断法案》
材料二? 1852年《专利法修正案》正式通过。……它规定成立专利局,把专利的程序和费用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1624年《垄断法案》所不具备的。根据法案的具体规定,使专利权身上的特权烙印淡化,法权色彩加重,专利制度更加完善,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吴洪玲《英国专利制度的确立》
材料三? 1859年,洪仁歼在《资政新篇》中最早将专利思想引入中国。……1978年,中国开始筹建专利制度,198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曾于1992年、2000年和2008年三次修订专利法。——《中国专利制度的孕育、产生与发展》(《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第4期)
材料四?如今,发达国家为了持续赚取高额利润,促成了专利高水平保护的国际贸易体制的形成。同时,各发展中国家与占据专利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进行着长期的斗争,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进行着不断努力。
——邹琳《英国专利制度发展史研究》
(1)材料一中的《垄断法案》对专利授予做了哪些方面的规定?简析其对当时英国政治、经济的作用。(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洪仁玕引入专利思想的目的。1978年以来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哪些时代潮流?(10分)
(4)19世纪中期以来,围绕专利制度的争论持续不断。综合上述材料,从利弊角度谈谈你对专利制度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规定:专利授予权、专利期限、专利人权利、专利人义务。(答三点得6分,若答内容酌情给分)作用:限制王权;促进法制建设;(2分,任答一点)保护新技术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保护商业秩序。(2分,任答一点)
(2)趋势:制度化、法制化、民主化、体系化、日益完善。(答两点得4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推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并不断完善;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答三点得6分)
(3)目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重振太平天国。(答两点得4分)
潮流:改革开放逐渐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日益完善。(答三点得6分)
(4)专利制度有利有弊。专利制度保护新技术,促进了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符合经济全球化和民主化潮流。同时,专利制度有违贸易自由原则;发达国家占有技术优势,并建立了有利于其赚取高额利润的国际贸易体制,对发展中国家相当不利。发展中国家应坚持技术创新,但同时又要与发达国家进行合理抗争,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仅表明对专利制度态度的,得1分;能从支持或反对的角度进行阐述,理由充分的,得4分;能辩证分析专利制度的利弊,理由充分的,得5—6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规定从材料一中“专利授予应由普通法审定”“专利特权的期限为14年或以下”“权利人在该期限内享有这一领域新产品的制造和使用的专有权;专利不得违背法律,也不得有损于国家”的信息可概括出专利授予权、专利期限、专利人权利、专利人义务;第二小问作用可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政治方面从材料中“1624年以前,专利特权完全掌握在国王手中”的信息可概括出限制王权,经济方面可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归纳。
(2)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中“它规定成立专利局,把专利的程序和费用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专利制度更加完善,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的信息可归纳出制度化、法制化、体系化、日益完善;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中的时间,联系时代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分析。
(3)第一小问目的结合资政新篇的目的可归纳出发展资本主义,重振太平天国;第二小问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来思考,可归纳出改革开放逐渐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日益完善。
(4)专利制度的积极作用可从保护新技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专利制度的弊端可从违反贸易自由原则、发达国家占优势等角度来归纳,最后可从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来总结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推行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揭示了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市场需要量的增加使得传统手工业的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需要寻求新的生产模式,机器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了这一需求,所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加工过程,工业革命也就开始了。故C项是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A、B是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D是工业革命的结果或作用。
点评:工业革命内容的考查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考查的角度有原因的分析,标志成就以及结合具体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等。平时学习中建议对工业革命的知识点作卡片整理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