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6:58:53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材料2: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3: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以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
(1)材料1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指出“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2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
(3)材料3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
?
参考答案:(1)黑暗是指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和中世纪神学观念。含义:古希腊、罗马精神的重生。情感:追求人性的解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2)认为自由是天赋人权,不仅人们不应当自己抛弃它,任何人也不可侵犯,并应以契约保障。主权在民。
(3)作用: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解放思想、寻求救国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民主、科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启蒙运动最早出现在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美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启蒙运动产生于英国,繁盛于法国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写道:“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对伏尔泰上述言论认识正确的是
①正确地描述了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②正确评价了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
③借以批判法国等级制度和专制统治?④他对中国社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反对君主专制。他在材料中盛赞中华帝国,显然就明中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同时他提及中国信奉的是孔子的法律,而中国法律源自于法家。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康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更为智慧的大门,是因为他
A.提出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
C.推动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D.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对理性做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故B为正确答案。卢梭提出“主权在民”主张,A错误。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D错误。康德是德国人,无法推动法国启蒙思想达到高潮,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处于同时期的古希腊学者德谟斯提尼指出,不管城邦大小,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是由人的本性和法律统治的。人的本性是没有秩序因人而异的(即追求自由),而法律却是共同一致的,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为什么全体公民要参加公民大会?为什么人们要立法庭?原因就是法律,人人都要服从法律,如果抛弃了法律,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仅政治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也会降低到野蛮的水平。
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1)归纳概括材料一对人的本性即追求自由的看法。(6分)结合德谟斯提尼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发表上述看法的原因。(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对人的本性即追求自由做了哪些新的阐述? (6分)指出孟德斯鸠为维护自由提出的政治构想及其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