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6:57:44
1、判断题 图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2、判断题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3、选择题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4、判断题 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明朝中期后……棉花的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水稻面积和产量大增。
据《天工开物·乃服》载:当时有轧车、弹弓、翻车(绕线车)、调丝车、经具、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而捻线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
嘉定这一纺织手工业城市,“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天自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
“……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纴,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诸北。”棉花、蚕丝、棉布、丝绸都成为商品,这些商品的集散地成为繁华的市场。
……杭州人张瀚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清代全史》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