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6:43:04
1、判断题 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所产生的影响是
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殖民地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世界由孤立、分散、隔绝开始走向一体化?
[? ]
参来源:91考试网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资本主义的扩张……揭开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序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一、二次产业革命的相继发生,交通运输和电信通讯手段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扩张活动使全球各地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以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经济市场已基本形成。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三?如果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关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2)材料三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依据。(2分)
(3)按材料三的观点全球化分为四个阶段,材料二应于哪一阶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阶段的特征。(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全球化的含义及其实质?(4分)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科技革命(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3分)
(2)历史依据:1492年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事件,打破各地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2)
(3)第二阶段;(1分)特征: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开辟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世界市场形成。(3分)
(4)含义: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地之间逐渐连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2分)实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壮大的过程。(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3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二
材料三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于什么事件之后?(2分)请列举一位与此事件有关的历史人物及其成就?(2分)
(2)材料二中,图1、图2的广泛使用分别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分)
(3)材料三中哪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哪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
(4)试概括上述材料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8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6分)
(2)说明奴隶贸易对欧洲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
(4)总结概括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并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参考答案:(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2分)
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2分)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分)。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2分),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分)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2分)
(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4分)
(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4分)
近代欧洲制度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4分)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4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于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因素的问题,可以从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尤其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问题。有关于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点拨主导地位的国内因素可以从政治上、经济上来分析,英国在此时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而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也十分的先进。
(2)第二问,奴隶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对殖民国家、被殖民国家与世界格局等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奴隶贸易对于殖民国家来说是有利的,主要体现在资本原始积累上的作用,而对于被奴役国家来说是灭顶之灾,所以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但是对于近代整体世界来说客观上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3)第三问,本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不要把其他因素也答出来。由材料中的“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可知,英国废除奴隶贸易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时,所以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回答本题即可。
(4)第四问,有关总结概括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问题,需要正确的归纳材料四作者观点的核心思想,材料四的作者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而在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的作用上,他的观点认为欧洲的作用是核心的,而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由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他的立场是站在欧洲殖民国家的立场上,对亚非等满后地区的作用忽视不见的错误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