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9-26 16:31: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B.为中国科学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C.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2、判断题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主要涉及的内容是
A.思想革命
B.道德革命
C.文学革命
D.政治革命



3、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反映了当时的哪些社会要求
①推翻帝制?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④反对帝国主义的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③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
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材料三:欲改造吾国民之德知,俾之脱胎换骨,涤荡其染于专制时代之余毒,他者吾无望矣,惟在染毒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觉。此……之所以专对我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陈其忠告也。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1915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新民”与“新青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新民”理念与陈独秀“新青年”理念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下列图表是1913—1923年间某学校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造成崇拜孔子票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五四运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