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6 16:23:55
1、判断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
A.旧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新民主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五条誓文》
参考答案:(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则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他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日本,明治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他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开展;中国,光绪帝同意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
(3)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的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曾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阅读材料:
材料一?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二?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上述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研究,“中国专制说”在欧洲萌生,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种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短时间之内便被广泛传播。请结合时代背景?,简析“中国专制说”在近代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利玛窦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制政体(或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孟德斯鸠认为是专制政体。
(2)利玛窦的观点更可信。理由:①利玛窦曾经长期生活在中国,获得的是第一手史料。②利玛窦没有强烈的政治目的。③孟德斯鸠依据的是二手史料,根据来华传教士传递的信息,推导出来的结论。④孟德斯鸠处于反专制的启蒙时代,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
(3)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②政治:民族资产阶级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③思想:“专制说”有利于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是抨击清政府统治的有力工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汉书·董仲舒传》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
参考答案:(1)“以德治民”。
(2)主张: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争取民心。地位:不受统治者重视。
(3)观点:大一统 地位: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4)认识:儒家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 主张: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或:打倒孔家店)。
(5)可从儒学在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影响,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