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秦始皇》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9-26 16:11: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 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蜀山兀,阿房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朝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秦朝统治的残暴  
B.沉重的徭役和赋税
C.秦朝的严酷法律  
D.统治者大兴土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统治法典是
A.秦律
B.《法经》
C.唐律
D.《大明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 ]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4年之后,“秦俑”出土,这更增加我们思考的机会。这批陶器塑像据估计约为六千到七千个,个个不同。从脸上的表情,还可以看出各人的年龄和性格……他们所着靴鞋的鞋底有圆钉。所穿的甲,铁片以皮带贯穿,都根据实物丝毫不苟的模制,步兵和骑兵的制服也不同。并且这几千个塑像带着战车和兵器构成战斗队形,又能大概一致保存艺术和技术上的同一标准。这些地方,也使我们对秦始皇的为人,另有超过以往历史评价的感想。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有一件事,我们无法忘记,即秦始皇是历史上“万里长城”的首创者。这是赢政统一中国之后命蒙恬率兵三十万,收河南,伐匈奴,在团结对外的条件下,全面筑城。此举更表示他的极权政治有实际的需要。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 据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87年遴选《世界遗产目录》时对秦陵兵马俑的评价词: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园,工程浩大为史所罕见……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1500米处发掘出了秦陵兵马俑坑……目前在三个墓坑中共发掘武士俑800多件,木战车近20辆,战马1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千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俑体态高大,与真人相仿,一般在1.8米左右,陶俑的神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奇异珍宝。秦陵及兵马俑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请回答:
(1)据材一指出秦俑的主要特点,材料中的“这些地方,也使我们对秦始皇的为人,另有超过以往历史评价的感想”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提及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些事迹?作者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极权政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兵马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比例匀称、神态逼真、色彩绚丽、个性鲜明,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含义:指兵马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完成统一,修筑万里长城。极权是巩固统一的需要。
(3)艺术价值: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雕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枝奇葩。史学价值:秦始皇陵兵马俑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焚书坑儒”的直接起因是
[? ]
A.秦始皇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秦朝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C.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
D.秦朝巩固统一的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