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2:32:35
1、判断题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西方的“长技”
C.介绍研究西学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目中说到的是清朝时期的接受的新学,指的是当时的西学东渐,即C项,B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19世纪中叶,一位外国人在中国的见闻如下:道光皇帝驾崩不久,我们正好
离开北京外游,一天,我们在一家客栈喝茶时,碰到有几个中国公民在座,于是试图引起一点政治讨论。我们谈到皇帝驾崩这件必会令所有人感兴趣的大事,对于当时还未公布谁是皇帝的继承人,我们表示忧虑……我们提出各种假设,希望刺激在场的良好公民发表他们的看法。可是他们似乎充耳不闻……当这种冷漠的态度确实开始惹恼我们时,在这群高尚的中国人当中,有一个从他的坐椅走过来,嘲讽地说“官员领受朝廷俸禄,自当处理国家大事。那就让他们食君之禄吧,事不关己,己不劳心!若涉足政治无利可图,我们岂不成了大傻瓜?”其余的人喊道:“言之有理!……”
材料二:开放带来了文化的传播。1906年,450部英文原版《大英百科全书》首次大规模在中国发行,每部数百两银,极为昂贵,但销路极好,购买者“均系各衙门、各官员、各学堂并各银行、各洋行司事。”尽管如此,尚不能与日本相比,同年,《大英百科全书》共在日本销去5500本。
材料三:这五十年来中国具体的政治,诚然可以说只有退化并无进化;但从国民自觉
的方面看来,那意识确是一日比一日鲜明,而且一日比一日大。自觉,觉些什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一种是民族建国精神;第二种是民主的精神。这两种精神从前并不是没有;但那意识常在睡眠状态之中,朦朦胧胧的:到了近五十年----实则是三十年-----却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了……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第一是将外族统治的政治根本铲除,第二是将君主专制的政治永远消灭,而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合。……
---- 1922年梁启超为《申报》五十年周报写的一段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这位外国人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对政治持什么态度?(3分)请从材料中找出证据加以说明。(3分)
(2)这位外国人关于对当时中国人的政治态度的认识是否准确?请简单陈述理由(4分)
(3)请简要评述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4分)
(4)材料三中梁启超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持什么看法?(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 ]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所示著作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海国图志》
[?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4分)
(2)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3)材料三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教材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
(8分)
(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
参考答案:
(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2分);洋务派。(2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进行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
(3)民主和科学(2分)。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6分)
(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4分)
本题解析:
(1)材料一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的社会制度比西方先进,只有军事技术不如西方。“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提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不难看出,这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
(2)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其著作《变法通议》中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要求进行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陈独秀所说的“德先生”即民主,“赛先生”即科学。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综合上述材料,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出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