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9-25 12:24: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十八世纪是一个“中国世纪”。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竞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伏尔泰反对基督教,主张“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中西文化交流史》
(1)如果要探究材料一中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原因,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4分)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3分)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2分)
材料三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3)根据材料三,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15分)
(1)方面: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当时中国的国情;伏尔泰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立场与愿望;耶稣会传播环节及其影响等。(4分,言之有理答出2点即可)
(2)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3分)
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3)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等。(4分,答出2点即可)
(4)处理:不同文化应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去人欲”是南宋朱熹的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李贽的思想,故本题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三?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之浅析》?
(1)据材料1,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核心思想。(3分)?
(2)列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主张人文主义,后者与前者相比有哪些进步之处?(4分)?
(4)材料3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3分)
(5)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1分)


参考答案:(1)态度: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或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反对教会神学思想)(2分)。人文主义(1分)
(2)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分)。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1分)?
(3)蓝图: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追求人本身的解放;强调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4)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3分)
(5)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的文字“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并非真要复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而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2)结合所学可直接写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3)结合法国三大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可以总结出启蒙思想家们描绘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即反对君主专制、三权分立、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启蒙运动较之文艺复兴运动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追求人本身的解放;强调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4)结合所学可直接回答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是指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5)东西方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即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点评:近代欧洲先后爆发了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他们都提倡人文主义,反对愚昧迷信;同时,它们又是渐次发展的,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但三者强调的重心也各有不同,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信心,追求思想的自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宗教改革突出强调宗教信仰的自由,侧重“因信称义”的主张;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侧重对封建专制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资产阶级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建构。复习备考时一定要以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为中心,关注三大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嬗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强调人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
③否定和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公民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明末清初的民主启蒙思想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限制君权思想,所以中西思想的共同特点是反对君主专制,把③项排除即可。启蒙思想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而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萌芽阶段;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人民主权论”等理论强调拥有主权的人民勇敢地承担民主政治的责任,与中国的“臣民”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故①②④正确。
点评:关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和启蒙运动,还可以考查两者的不同影响:明清之际的儒学继承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启蒙思想主张用理性的力量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