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2:22:06
1、判断题 (26分)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依据他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相反,它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将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放置于世界文明史中,我们或可以发现,两汉时期,“世界时间”确乎是在西方的罗马城和东方的西安、洛阳。公元6世纪之后,中国独享“世界时间”长达一千年之久。从13世纪开始,西方的进步声浪越来越响,到18世纪,“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了中国。?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 ?造成“世界时间”大挪移的原因,不是自然性的,不是资源性的,而是制度性的。首先是政治制度,然后是经济和文化制度。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2008年9月,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史学教授弗格森(Niall Ferguson)和柏林自由大学石里克教授共同创造出的新词“Chimerica”(China与America的组合),借以强调中美经济关系联系的紧密性,称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
——百度百科《Chimerica》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汉时期“世界时间”在东、西方的具体表现。(4分)
(2)据材料二,结合史实归纳“从13世纪开始,西方的进步声浪越来越响”的表现。(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Chimerica”产生的背景。如何理解“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10分)
(4)从上述“世界时间”的挪移过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西方:罗马法的发展。(2分)
东方:大一统盛世局面;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造纸术、《九章算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表现: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如英、法、美等国;②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先后兴起,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确立;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成熟,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科学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8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背景: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两极格局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中美同属力量中心;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中美经济联系加强乃是大势所趋;
④经济危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传染病横行、毒品泛滥、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理解:中美步入共生时代,一方面意味着中美双方利益相互交错、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两国应进一步加强互信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按以下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世界时间”是不断变化的。(1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第二层次:“世界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变化。(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层次:当今中国应对“世界时间”变化的策略。比如制度创新、增强国力、加强国际合作、和平崛起、做个有责任的世界大国等(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第(1)问,按照题目信息,“世界时间”的解释,“人类文明的进步……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两汉时期“世界时间”在东、西方的具体表现,即这一时期东、西方的发达之处。西方有罗马法的发展。东方有大一统盛世局面;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造纸术、《九章算术》等。
第(2)问,根据时间,把握阶段特征,西方的进步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来归纳其表现。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兴起;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第(3)问,“Chimerica”产生的背景结合时间,从中国国家实力提高、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中美联系等角度思考。理解“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即谈认识,一方面说明中美双方利益相互交错、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另一方面是如何做,应进一步加强互信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第(4)问,本小题是整个问题的总结,需要规律性的总结,“世界时间”是不断变化的,“世界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变化。还要谈谈中国今后发展的问题,如何应对“世界时间”变化的策略,如加强国际合作、和平崛起、做个有责任的大国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如果你在古希腊游历,你绝不会遇到的是
A.戏剧表演
B.国王巡视时的壮观场面
C.精美的雕塑
D.公共场所的演讲和辩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平民长期与贵族斗争的成果
B.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上的起点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高度成熟
D.量刑有法可依对平民有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罗马法的记载,是清朝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载泽等人于1906年5月9日在《奏在法考察大概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①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罗马法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③在今天罗马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罗马法对清末法制改革意义重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中国清末新政中关于罗马法的记载、认识来考查学生对罗马法作用及影响的理解。解题时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悉根源于罗马旧制”、“必先言罗马”等,可以看出①②③均正确,而由“清朝政府……出洋考察西洋法制”可知对清末法制改革有重大意义。故选C。
点评: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它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对西方近代法制产生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世纪城市反对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目标是夺取:?
[? ]
A.立法权与司法权?
B.言论自由和法律平等权?
C.司法权和行政权?
D.贸易自由权和财产私有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