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9-25 12:11: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日落紫禁城》中写道:“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 ]
A.谭嗣同
B.林则徐
C.李鸿章
D.陈独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3年,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其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语语法书——《英国文语凡例传》里,就已将汉语中没有字与“She”相对应的困境凸显了出来。
——黄兴涛《“她”字的故事》
材料二 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同“很”)觉不便。(刘)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
——周作人《改革》(《新青年》1918年)
材料三 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因为女性第三身用“她”,男性第三身用“他”,对象第三身用“牠”,以“人旁”、“女”旁、“牛”旁相比衬,男性是“人”,女性是“女”,对象是“牛”,岂非是含着点女性非“人”的意思吗?
——《本刊拒用“她”字启示》(《妇女共鸣》1935年)
材料四 五四以后,“他”、“她”和“牠”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的努力。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柳湜《拒用“她”字》(《读书生活》1935年)
材料五 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陈寅恪《致沈廉士》
请回答:
(1)“她”字最迟发明于哪一年?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国期间,人们对“她”字的使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字从无到有再到普遍使用,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哪些方面的变化?你怎样理解陈寅恪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918年。刘半农。因为英文当中有“She”字,而中文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字。
(2)一方认为“她”字的出现是对女性的侮辱;另一方认为“她”字的出现只是使中国的文字更严谨,并没有侮辱女性的意思.
(3)“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时间“一战期间”,刊物内容反映作者“求变”,可断定这份刊物是《新青年》,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作者所主张的“求变”主要针对思想观念。故选A。B项主要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学习;C项是迷惑项,无实际意义;D项是制度领域里的学习,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