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9-25 12:11: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
①实业救国思潮 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社会主义思潮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位学者谈到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说道:“一些人以激烈的态度提出‘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口号——然而有意思的是,喊这些口号的人,却偏偏仍在使用汉字、讲究书法、读线装书……痴迷得紧!”该学者意在:
A.抨击太平天国运动忽视文化教育
B.批评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性
C.揭露辛亥革命阵营内部旧官僚的虚伪性
D.揭露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学者的矛盾心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由材料中的“一些人以激烈的态度提出‘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口号”可以看出这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但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却也在使用汉字等,所以是一边否定中学,一边又把汉字等中学的文化当成必不少的工具来使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是李大钊革命一生的生动写照。这里的“主义”是指(?)
A.自由主义
B.改良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无政府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看法或人生观。改良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一般来说,是作为暴力革命对立面而出现的。 所谓革命,是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事物的本质。 所以改良主义排斥一切暴力革命,以温和的手段在细枝末节上对原有体系制度进行补充修定。无政府主义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对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而言,“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们自愿结合,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和谐社会。ABD都与李大钊不符,第一个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因此选C。
点评: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关注劳工的命运,成为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