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练习版)(四)

时间:2017-09-25 12:08: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新文化潮流冲击下, ……有女生已经开始觉悟, 抵制学校开设‘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 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这种现象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动摇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促进科学文化普及与繁荣
C.树立积极、进取科学精神 
D.出现比较偏激社会思潮



2、判断题  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
[? ]
A.对文学革命的理念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态度不同



3、判断题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 ]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4、判断题  1901年梁启超在新闻报刊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与通事之人,身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会之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焉。”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髓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科第出身人士不再被重视
B.晚清以来,提倡和传播西学已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C.庚子事变后,民族自信心丧失,媚外己成为社会风气
D.戊戌变法废除了科举制度,士大夫改习西学以为进身之阶



5、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