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2:08:56
1、判断题 “在新文化潮流冲击下, ……有女生已经开始觉悟, 抵制学校开设‘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 争取女性婚姻自由。 ”这种现象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动摇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促进科学文化普及与繁荣
C.树立积极、进取科学精神
D.出现比较偏激社会思潮
2、判断题 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
[? ]
A.对文学革命的理念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态度不同
3、判断题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 ]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4、判断题 1901年梁启超在新闻报刊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与通事之人,身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会之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焉。”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髓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科第出身人士不再被重视
B.晚清以来,提倡和传播西学已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C.庚子事变后,民族自信心丧失,媚外己成为社会风气
D.戊戌变法废除了科举制度,士大夫改习西学以为进身之阶
5、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