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9-25 12:07: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改革开放和罗斯福新政是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两大改革,下列有关这两大改革相似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急需摆脱经济困境②调整生产关系③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④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判断题  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3、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最深远的意义是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了一定好处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使疾病缠身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重新焕发出活力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失业问题,为整个国民经济衰落之象征,比年以来,吾国外受国际间经济恐慌之袭击,内因灾祸之侵寻,致农村都市,均趋破坏,百业凋敝,失业问题之严重,远非其他各国所可比拟。
——摘自《民国二十二年中国劳动年鉴》(第三编),1934年版
材料二? 1930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了全国工商会议,有一组专门讨论失业救济的议案,商讨应对办法,通过率达到80%以上。提议的内容可谓全面系统,包括提倡手工业以救济各项失业者及一般无业游民足以生活不致附乱案、设立全国职工介绍事务局以资救济失业案、国民失业问题救济案、实业救济案、拟请政府厉行职业指导救济失业民众案、设立劳工介绍所救济失业案、筹设国立劳动介绍所并厉行强制失业保险制度案与拟制定劳动保护法以调协劳资而救济失业案等,力图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材料三?据统计,1929年美国四口之家贫困线标准在2,531美元(1960年美元价格计算),49%的家庭处于贫困线下。1935年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占总人口的32%。可支配的个人收入1929年为825亿美元,1933年降为452亿美元……。胡佛总统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来进行,联邦政府少管闲事,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并主张缩小和限制救济的规模。为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当时人们提出了不少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34年的老年养老金计划,即汤森运动,主张凡年过60岁退休的雇员每月可领取200美元退休金。
罗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咨文中说:“根据我国宪法,联邦政府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是增进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依存的这种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明确职责。”“这三大任务……家庭安全,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在我看来,乃是我们能够向美国人民提出的最低限度的承诺。”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基本上是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延续发展,扩大和调整。
——摘编自黄安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解决失业问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台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4)从20世纪三十年代中美两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5、判断题  “对苏联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肆鼓吹,以为苏联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以上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言论共同体现了
A.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景表示担忧
B.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度赞扬
C.世界大战背景下对民主制度的绝望
D.经济危机背景下对自由市场的质疑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