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一)

时间:2017-09-25 11:55: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墨子曾批评说:“今王公大臣……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为改变这一状况,墨子主张(  )
A“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2、选择题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
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2:(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3: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
(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




4、选择题  《荀子·大略》有这样的记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这表明荀子认为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在于( )
A.天下为公
B.以民为本
C.人民主权
D.君权神授



5、选择题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以上言论最可能出自于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