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9-25 11:49: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50-6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

[? ]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简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主管科学与教育工作,向全国发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中国迎来了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一系列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 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厦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近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世界博览会是对人类社会科技与文明进步的真实记录,更体现了来源:91 考试网人类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190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
(2)请你设想一下,这届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几类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试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3)材料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有何认识?你对经济全球化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是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更加全面融八经济全球化的一次实质性措施,也是继北京奥运会以后再次向世人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成果的崭新机会。
(4)试从科技方面举两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并分析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政治: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经济:生产力发展。③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加强。④教育和科举的发展。⑤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繁荣,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⑥中华民族勤劳、刻苦钻研、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2)①电气产品:电动机、电报、电话、电影放映机、电车等;②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等;③化工产品:塑料、化肥、炸药等。
(3)认识: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我们要顺应这一潮流,另一方面要规避其中的风险,趋利避害。
(4)科技:“神舟”五号飞船;“银河I号”或“银河Ⅱ号” 计算机的成功研制。影响:①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②宣传中国在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③振奋国民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2009年9月19日,“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下列事物的出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多联全国各省市的粮票、油票、布票②浙江某人民公社缝纫厂
③“籼型杂交水稻”④ 风阳县农民分田到户的契约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